[快訊] 徐佳鈿醫師團隊,以機器學習預測糖尿病患者急進性腎病風險之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文章介紹 本研究建立一個 6 個月的機器學習預測模型,用於預測第二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初始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 60 mL/min/1.73 m2 的急進性腎臟疾病風險和對腎臟科的轉診需求。 徐佳鈿醫師團隊從電子病歷中提取患者和醫療特徵,並將病例分為訓練 / 驗證和測試數據集,根據三種演算法 logistic regression、random forest、extreme...
View Article2023 / 3 / 5(日)課程滿意度與手寫回饋
本課程以發表為導向、實戰作核心,提供最佳的助力,無論是資深研究者,或者新進初學者,都能搬開研究路上的大石,突破學術困境。讓各位學術起飛更為順遂,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各項分數都在 4.82 以上,單堂分數最高達到 4.91 分,謝謝大家的肯定。 這次報名的同學們,有以下特色: 以醫院服務或訓練的醫師為大宗,主治醫師比例佔 25%,住院醫師比例則為...
View Article2023 / 3 / 5(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陳識方牙醫師、余品劭醫師
早上大家才剛安裝完統計軟體 MedCalc,到了中午開始實作時,已經有了一些基本概念,再加上老師們的引導,下午 2 點時大家都成功製作出了各種統計圖表,甚至包括 ROC curve 與 survival analysis。 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大家的作品中還有哪些細節可以改善,並頒發兩份特別出色的獎項! 那些還能建議的細節 XY...
View Article[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刺激左腦額頂葉間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功能連結研究,獲 Biomedicines 刊登!
文章介紹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見負面症狀,例如情感不穩、思考障礙等,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靜息狀態下的 theta 波功能連接較高。 葉醫師與其團隊,近期研究使用腦部交替電流刺激技術,進行 theta 波同步調節,使患者負面症狀減輕。這次研究進一步假設,可以透過這種技術調節整個 theta 波的大規模網絡連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 研究採用了雙盲、對照實驗的方式,分別對 18 名患者進行...
View Article2023 / 3 / 5(日)課程照片記錄
隨著時代進步,我們的課程也不斷調整與更新,除了於改款時添入更豐富的實戰內容,以「發表第一篇 SCI 論文」為目標,協助同學在研究路上遇到問題能應對如流,更在人工智慧興起的現今,分享講師如何將 AI 運用於寫作,減少起步困難,提升寫作效率。 「課程提供新手起步相當多的概念及工具。」 這門課提供系統化學習,由三位講者分享第一手的實戰經驗,從論文怎麼寫作、reviewer...
View Article論文不只是從 0 到 1,甚至每次 revision 都得以被 accept!
作者:台中榮總 婦產科 王韶靖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王韶靖醫師團隊,關於第三期子宮內膜癌使用不同術後治療之預後差異研究,獲 Frontiers in Oncology 刊登! 近年醫院對於臨床醫師的學術成績要求越來越高,連住院醫師也開始逐一盯起研究進度,壓力實在不小。 課後學會自己跑統計,做研究不求人。...
View Article參加新思惟課程,是提升論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作者:新光醫院 放射科 姜驊 醫師 寫作卡關,那就來一趟新思惟吧! 近幾年來,我發現因為學術風氣的改變,許多醫學生在學校時,就會開始努力著手在論文寫作上,帶著論文成績來提高他們的申請夢想科別的機會。...
View Article跟上新思惟腳步,學會用 ChatGPT 寫出母語人士級別的文章!
作者:護理界卡關的助理教授 我最喜歡新思惟的圖表了,棒到一個無法言喻的地步。再加上蔡校長上課教的精華,使用 MedCalc 做出的表格非常漂亮。上次上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發現我自己的資料有比較多無母數分析的內容,於是再報名這次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兩堂課的內容其實有非常大的不同,最好可以兩堂課都學習。 探索 MedCalc,生物統計不再難懂。...
View Article問:不同的觀察者,觀察或測量同一個東西,是否一致,是否可使用 paired t test?
問:我想知道,我跟另外一位同學測量老鼠的關節腫脹是否有差異,所以我今天測 10 隻老鼠一次,他也今天測這 10 隻老鼠一次。若要比較兩人測量差異,是否使用 paired t test? 答:(蔡依橙) 這種研究不同的觀察者,觀察或測量同一個東西,是否一致,以及差異多少,有個特別的名稱,叫做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統計的話請用 Bland-Altman...
View Article[快訊] 王博醫師團隊,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栓塞膝關節動脈後之症狀和骨髓異常研究,獲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文章介紹 王博醫師團隊想要探討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以栓塞膝關節動脈方式治療,對於改善疼痛和骨髓異常的效果。 在這項研究中,共有 20 名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參與。所有參與者均接受了膝關節動脈栓塞的治療。治療後,所有患者的疼痛均明顯減少,活動能力也改善了。此外,在治療後 3 個月內,所有患者的骨髓異常也獲得改善。...
View Article【有事問校長】ChatGPT 幫忙寫論文,原來有這些實用小技巧!
(AI 世代來臨,有許多人已經開始使用 ChatGPT 來寫論文,然而,在加速論文寫作的過程中,你可能一不注意就踩到地雷仍渾然不知。作為資深研究者,蔡校長分享自己的使用經驗,告訴你一些小技巧和細節,讓 AI 成為你論文寫作的利器,順利產出優質的稿件。) 最近有蠻多同學嘗試開始使用...
View Article[快訊] 施恩潔醫師團隊,關於青光眼手術中使用不同方式給予 mitomycin C 之預後研究,獲 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文章介紹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會造成視力受損和失明。其中小樑切除術(trabeculectomy)是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 Mitomycin C(MMC)通常在 trabeculectomy 過程中使用,以防止瘢痕形成並提高手術成功率。 研究有 60 名接受 trabeculectomy 手術並使用 mitomycin C 治療的患者參與,分為 intra-tenon...
View Article[快訊] 蘇冠文醫師團隊,關於早期嬰兒期腸道菌群失調與食物蛋白誘發性腸胃炎症候群之研究,獲 Allergy 刊登!
文章介紹 蘇冠文醫師與其團隊探討早期嬰兒期腸道菌群失調與食物蛋白誘發性腸胃炎症候群(FPIES)之間的關係。研究收納了 874 名新生兒,持續追蹤三年,發現其中 8 名患有 FPIES,發生率為 0.92%。 研究使用 16S rRNA 基因測序技術來分析嬰兒的腸道菌群。結果顯示,在出生後 6 個月內患有 FPIES 的兒童糞便中,有明顯的腸道菌群失調與短鏈脂肪酸生成減少。...
View Article問:MDPI 的 IJERPH 被 JCR 下架,是有什麼原因嗎?
問:看到校長提到 MDPI 的 IJERPH 被 JCR 下架,這本期刊超貴的,我記得好像收七八萬左右,是因為收太貴所以被下架嗎?還是有什麼原因? 答:(蔡依橙) MDPI 的 IJERPH 被下架,我跟幾個熟學術出版市場的朋友聊到,多數人認為,是跟他在擴刊過程中,收錄了太多非環境研究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內容,違背了他的刊名跟主軸。 JCR...
View Article問:校長如何運用 ChatGPT-3.5 / 4、Notion AI 搭配論文寫作,及實際經驗?
問:我看校長 Facebook 提到,付費使用 ChatGPT 後,把 ChatGPT-4 給小孩使用,自己使用 ChatGPT-3.5。所以校長是認為 ChatGPT-4 真的比較好嗎?我是要寫論文用的。還有,請問校長使用過 Notion AI 嗎? 答:(蔡依橙) 首先,如果以這位校友的狀況來說,是要醫學論文寫作,準備衝教授,把 ChatGPT 當成英文小老師的這種應用,事實上...
View Article[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病患住院期間使用 Ramelteon 預防譫妄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刊登!
文章介紹 近期研究發現,選擇性褪黑激素受體活化劑(ramelteon)在預防譫妄症方面,可能是一個相對新的治療選擇,但目前對療效的評估有限。 許智維醫師團隊搜尋七個主要的電子資料庫,以確定隨機對照試驗研究 ramelteon 在預防譫妄症方面的療效。 主要結果是譫妄的發生率,次要結果包括譫妄的天數、全因死亡率和全因停藥率。在 187 個可能符合條件的研究中,最終納入了 8...
View Article問:我已經在 discussion 寫了研究特色,但審閱者還是要求我增加本研究的創新陳述,這該怎麼辦呢?
問:校長好,我最近做了一個 me-too study,關於治療藥物跟預後之間的關係。投稿後,審查者有三位,兩位經過來回 revision 之後,已經沒有問題。但第三位在最後一次,要求我在 discussion 多增加一段,說明我的 me-too study 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創新? 我知道自己做的是 me-too study,所以在一開始分析的時候,就增加了 BMI...
View Article[快訊] 劉平川醫師團隊,關於立體定位腦電波在裂腦症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獲 World Neurosurgery 刊登!
文章介紹 裂腦症(或稱腦裂畸形)是一種先天性腦部畸形,其特點是大腦半球中出現裂隙,常常使得定位癲癇病灶變得相當困難。 劉平川醫師團隊以回顧性研究的方式,評估了四位患有裂腦症的病人,記錄下患者接受立體定位腦電波(SEEG)定位癲癇病灶和隨後進行手術治療的經歷,並收集和分析了有關神經科學、腦波圖、磁振造影、正子斷層造影、手術干預和手術後結果等數據。 在 SEEG...
View Article[快訊] 廖先胤醫師團隊,有關慢性疼痛與憂鬱症患者的針灸臨床療效和免疫效應之研究,獲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刊登!
文章介紹 憂鬱症和疼痛常常共病,並且有著相同的生物學機制。針灸常被用於治療疼痛和憂鬱症,但對於這兩種狀況的針灸治療,其穴位的選擇不同。廖先胤中醫師團隊想要了解,針對疼痛穴位,以及針對憂鬱症穴位治療,其療效差異與免疫因子變化的不同。 共有 47...
View Article研究者都該來上一次新思惟,讓投稿之路更順利。
作者: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 林昭旭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林昭旭醫師團隊,關於臺灣孕婦維生素 D 缺乏與碳水化合物攝入之相關性研究,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從很久以前,我就想參加新思惟舉辦的課程了,科內同仁課後都是讚譽有加,想著上課用費不便宜卻仍然受到眾人青睞,一定要來親自體驗一下。 再者,在前一篇論文投稿至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