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病患住院期間使用 Ramelteon 預防譫妄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刊登!
文章介紹 近期研究發現,選擇性褪黑激素受體活化劑(ramelteon)在預防譫妄症方面,可能是一個相對新的治療選擇,但目前對療效的評估有限。 許智維醫師團隊搜尋七個主要的電子資料庫,以確定隨機對照試驗研究 ramelteon 在預防譫妄症方面的療效。 主要結果是譫妄的發生率,次要結果包括譫妄的天數、全因死亡率和全因停藥率。在 187 個可能符合條件的研究中,最終納入了 8...
View Article問:我已經在 discussion 寫了研究特色,但審閱者還是要求我增加本研究的創新陳述,這該怎麼辦呢?
問:校長好,我最近做了一個 me-too study,關於治療藥物跟預後之間的關係。投稿後,審查者有三位,兩位經過來回 revision 之後,已經沒有問題。但第三位在最後一次,要求我在 discussion 多增加一段,說明我的 me-too study 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創新? 我知道自己做的是 me-too study,所以在一開始分析的時候,就增加了 BMI...
View Article[快訊] 劉平川醫師團隊,關於立體定位腦電波在裂腦症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獲 World Neurosurgery 刊登!
文章介紹 裂腦症(或稱腦裂畸形)是一種先天性腦部畸形,其特點是大腦半球中出現裂隙,常常使得定位癲癇病灶變得相當困難。 劉平川醫師團隊以回顧性研究的方式,評估了四位患有裂腦症的病人,記錄下患者接受立體定位腦電波(SEEG)定位癲癇病灶和隨後進行手術治療的經歷,並收集和分析了有關神經科學、腦波圖、磁振造影、正子斷層造影、手術干預和手術後結果等數據。 在 SEEG...
View Article[快訊] 廖先胤醫師團隊,有關慢性疼痛與憂鬱症患者的針灸臨床療效和免疫效應之研究,獲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刊登!
文章介紹 憂鬱症和疼痛常常共病,並且有著相同的生物學機制。針灸常被用於治療疼痛和憂鬱症,但對於這兩種狀況的針灸治療,其穴位的選擇不同。廖先胤中醫師團隊想要了解,針對疼痛穴位,以及針對憂鬱症穴位治療,其療效差異與免疫因子變化的不同。 共有 47...
View Article研究者都該來上一次新思惟,讓投稿之路更順利。
作者: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 林昭旭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林昭旭醫師團隊,關於臺灣孕婦維生素 D 缺乏與碳水化合物攝入之相關性研究,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從很久以前,我就想參加新思惟舉辦的課程了,科內同仁課後都是讚譽有加,想著上課用費不便宜卻仍然受到眾人青睞,一定要來親自體驗一下。 再者,在前一篇論文投稿至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View Article問:科內的長輩跟我說,OA是一個商業上的騙局,叫我們要投傳統期刊,否則以後雜誌社收掉,學術研究成果也會消失,真的嗎?
問:科內的長輩跟我說,OA 開放取用其實是一個商業上的騙局,是來詐騙需要論文發表的研究者,這種明顯不公不義的事情之後會消失,叫我們要投傳統期刊,否則以後刊登在 OA 期刊的文章,隨著雜誌社收掉,就這樣消失了,非常不划算。想問學長的是,如果期刊消失或下架之後,我的學術研究成果也會消失嗎? 答:(蔡依橙) 這個問題有蠻多的認知錯誤,我慢慢一個一個說明。 OA...
View Article問:ChatGPT 真的可以當作論文作者嗎?怎麼正確運用 ChatGPT 於學術寫作上?
問:校長好,最近很多人開始使用 ChatGPT 來協助寫論文,有些人拿來英修,有些人甚至就直接大膽地用它寫出來的 introduction 或 discussion 去投稿,我想問的是,你建議的 ChatGPT 學術用法是怎樣做呢? 另外,目前期刊對於 ChatGPT 的使用態度是怎麼樣的?我需要把 ChatGPT...
View Article[快訊] 詹雅婷醫師團隊,有關透過機器學習建立人工智慧模型區分良性和惡性卵巢腫瘤研究,獲 Insights into Imaging 刊登!
文章介紹 詹雅婷醫師團隊想要發展一個人工智慧(AI)模型,利用影像組學(radiomics)和深度學習(DL)功能,從 CT 影像中區分良性和惡性卵巢腫瘤。 研究共納入 149 位經病理學確認的卵巢腫瘤患者,其中包括 185 個腫瘤,並以 7:3 比例將其分為訓練集和測試集。 所有腫瘤均從手術前的增強 CT 影像中手動分割。利用 radiomics 和 DL 方法提取 CT...
View Article[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關於穩定期思覺失調症患者高頻率靜息狀態腦電連通性與注意力表現異常的相關性研究,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文章介紹 長期以來,注意力障礙一直被認為是思覺失調症的基礎認知缺陷之一。葉大全醫師團隊研究相關的神經基礎,並開發有效治療的方法。 在注意力的處理過程中,神經振蕩在篩選資訊與分配資源到刺激或目標相關標的方面扮演著核心角色。本研究探討靜息狀態下,腦電圖連通性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表現是否有相關性。 研究納入了 72 位穩定期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進行靜息狀態下的腦電圖記錄。利用 Lagged...
View Article[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關於治療先天性脛骨假性關節症之文獻回顧,獲 Children 刊登!
文章介紹 先天性脛骨假性關節症(Congenital pseudo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是一種罕見疾病,其病徵是小兒脛骨自發性骨折和無法癒合,最終形成局部假關節。雖然臨床上已提出多種治療方案,但目前仍沒有統一的標準治療方式。 楊鎮源醫師團隊回顧了在臺中區域醫療中心,於 2017 年至 2021 年期間,對三位之前在其他機構接受多次手術治療失敗的 CPT...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