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惟研究課程,有用嗎?
作者:林口長庚 影像診療科 詹雯惠 醫師[快訊] 詹雯惠醫師研究 T4 HCC 病患之預後因素的論文,獲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刊登! 第一年住院醫師就結緣的論文 剛上完工作坊時,我沒有寫課後心得,因為覺得若能應用上課內容、並得到成果,那時再來寫心得推薦,會更有說服力。 身為臨床研究及論文發表的新手,手頭上有幾篇卡關的論文是很合理的,這篇發表於...
View Article[快訊] 曾秉濤醫師研究躁鬱症不同時期中,三種神經滋養因子變化的統合分析論文,獲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刊登!
文章介紹 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 的病因不明,文獻顯示神經滋養因子 (neurotrophin) 的活性變化可能是致病機轉的一部分。神經滋養因子中以 BDN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的研究文章最多,探討 NT-3 (neurotrophin-3)、與 NT-4/5 (neurotrophin-4/5) 的論文比較少。...
View Article[快訊] 張俊鴻醫師健保資料庫論文獲 WCO-IOF-ESCEO Malaga 2016 頒發 ESCEO-Eli Lilly Scholarship
資深新思惟之友張俊鴻醫師的健保資料庫論文,以「分析年輕乳癌患者使用輔助治療增加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Association between adjuvant therapies and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為題,投稿 WCO-IOF-ESCEO...
View ArticleESCEO-Eli Lilly Scholarship 得獎心得分享與海報攜帶建議
作者:陽光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快訊] 張俊鴻醫師健保資料庫論文獲 WCO-IOF-ESCEO Malaga 2016 頒發 ESCEO-Eli Lilly Scholarship WCO-IOF-ESCEO Malaga 2016 幸運地,在西班牙 Malaga 舉行的 WCO-IOF-ESCEO 獲得 ESCEO-Eli Lilly...
View Article[快訊] 葉峻甫醫師研究社區型、與醫療型路鄧葡萄球菌感染之特性差異的論文,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刊登!
文章介紹 路鄧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 可以造成社區與醫療相關的感染。社區型 (CA; community-associated) 路鄧葡萄球菌感染、與醫療型 (HA; healthcare-associated) 路鄧葡萄球菌感染,這兩者在臨床、預後、與分子特徵上有哪些差異?目前文獻上的資料不多。因此,葉醫師所屬研究團隊,針對林口長庚...
View Article[快訊] 李宛珊醫師論文,獲 Histopathology 刊登!
文章介紹 將各種 small round-cell sarcomas (SRCSs) 或 spindle-cell sarcomas 進行正確分類,是困難的任務。一般來說,subtype-specific translocations(染色體易位)可協助區分不同 subtype 的 sarcoma。 近期有論文使用 RNA sequencing 分析骨骼的 SRCSs(可能是 Ewing...
View Article[快訊] 張俊鴻醫師健保資料庫論文獲 IASP 2016 頒發 Poster Award!
資深新思惟之友張俊鴻醫師的健保資料庫論文,以「年輕憂鬱症族群的吞藥自殺風險 (Risk of developing suicidal drug overdose following depressive disorders among younger patient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為題,投稿 IASP 2016,獲 Poster...
View Article我如何獲得 2016 IASP Poster Award 大獎
作者:陽光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快訊] 張俊鴻醫師健保資料庫論文獲 IASP 2016 頒發 Poster Award! 先講結論,獲得這個獎項,研究必須好到夠傑出,簡報(海報)要讓人秒懂、大器,最後就是演講(介紹)要清楚到讓聽眾感到震撼。以下分享獲得 2016 IASP Poster Award,的一點小小的心得。 研究:夠好又傑出...
View Article[快訊] 陳柏成醫師研究「吞水試驗」篩檢中風病患吸入性問題之統合分析文章,獲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刊登!
文章介紹 陳醫師臉書分享了文章的第一手消息與細節,歡迎點擊「連結」前往一觀,節錄陳醫師的前言如下:「很高興本科又有研究於國際期刊發表,也感謝高雄長庚眾位師長的栽培,台大杜裕康老師的指導,以及 Helen Chuang 護理長的引領」。陳醫師最後還附上 Call to Action:「來我的 ResearchGate 看看吧!」,這是專業的網路時代經營方式,非常厲害。...
View Article[快訊] 陳苡揚醫師與團隊之統合分析文章,獲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白斑 (vitiligo) 是常見的色素消失問題,盛行率約為 1%、多數患者會在 20 歲之前發病。白斑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且尚無令人滿意的治療方式。 陳醫師參與的團隊以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方法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進行研究,想要知道口服中藥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合併光照治療...
View Article新思惟讓我有能力站上國際舞台!
作者:林口長庚 胸腔外科 吳青陽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吳青陽醫師獲 ASCVTS 2016 的 AATS Graham Award 如果我能在國際舞台上演講…… 每次出國開會,除了瞭解最新的肺癌治療進展外,心中也有一個小夢想:「如果是我在臺上演講,會是什麼樣的感覺?」不過這憧憬大多只停留在想像,想想自己的菜英文就……下面沒有了。 改進演講缺點,享受成就感。 直到三年前,第一屆 Asia...
View Article[快訊] 吳青陽醫師兩篇原創論文,獲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同期刊登!
文章介紹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by placement of an intraoperative intercostal catheter after 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a propensity-score matched study. 關於胸腔手術後的止痛...
View Article2016 / 6 / 19 (日)「醫學影像大賽」得獎作品
在「醫學影像大賽」中,作自己的影像或做指定的練習,都有機會得獎。雖然這次有不少朋友,直接挑戰處理自己論文的影像,但整體來說,指定組的細膩度是比較好的,一起來看看得獎的作品! 陳冠文醫師 陳冠文醫師的套圖,完成度很高,其中尤其心臟 MRI 的兩張特別好!除了確實應用了上課所教的方法,在實際操作時,也非常細膩地處理了許多細節! 在這張 pulmonary embolism...
View Article2016 / 6 / 19 (日) 課程滿意度與手寫回饋
這次報名的同學們,有以下特色: 主治醫師佔 63.9%,住院醫師佔 27.8%,醫學生、醫療相關人士 5.6%,非醫療相關人士 2.7%。本梯次的學員年齡標準差是歷屆最低的一次,平均年齡也有降低的趨勢,學習做研究,從 0 到 1 永遠不嫌早。 近四成的同學,有 SCI 文章發表,其中一位同學多達 7 篇,研究領域精益求精,學習如何從 reviewer 的角度看事情,文章會更有價值。...
View Article2016 / 6 / 19 (日) 課程照片記錄
寫出論文,是被世界看見的重要步驟。 當我們有了獨特的想法、先進的技術,當然應該用科學形式整理,並附上「讓 reviewer 拒絕都覺得可惜」的圖片,在醫學文獻史上,釘上寫著自己名字的里程碑。 有了好的研究主題,藉由第一印象、完美結尾、一圖入魂等準備,加上與 reviewer 正確的互動方式,走向國際,也是理所當然。...
View Article讓石沉大海的論文,有了明確的修改目標!
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急診部 蘇則聿 醫師 之前常在 Facebook 上看到新思惟國際的一些消息,當時並不太了解這個團體的運作與功能,後來透過高醫急診同事,也是新思惟年會講師 ── 劉信良醫師的解說,漸漸了解,原來有專門指導年輕醫師寫論文的團體。 花了超過半年的時間,終於生出的論文。...
View Article帶著辛苦的研究成果,邁向最後一哩路!
作者: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小兒部 吳宗樺 醫師 真正的收穫,在於課後的改變! 這是我參加的第二堂新思惟課程。前一堂參加的《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當時僥倖得獎後,讓我在課後,演講簡報的呈現上,煥然一新,也陸續得到科內同仁及聽者的正面回饋,收穫滿滿。而此時,也真正體會到新思惟的課程真的是如大家所說,「含金量高、物超所值。」 面對環境壓力,不得不逼自己進步!...
View Article幫助你少走發表的冤枉路
作者:匿名 得到了知識、態度與勇氣。 再次感謝蔡校長跟昭慶學長無私的分享,我想,今天得到的不是僅有知識而已,更多的,應該是勇氣和態度。 一次又一次的看見新思惟報名訊息在信箱裡張牙舞爪,電子報也訂閱了好久,每每總在陰錯陽差或心中猶豫的時刻,就錯過了報名的機會(話才說完,9 / 3 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又沒得報了,哭哭),潛水很久,一直到今天才有機會,一睹馨絲薇小三 的丰采。...
View Article在研究路上,少走許多冤枉路!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 復健科 蔡定達 醫師 機會總是從奇怪的地方冒出來 這真的是無意間發現的。 這天依舊如平常一樣,打開手機滑啊滑,結果看到了以前大學學姊刊登了一篇文章,基於好奇,便點進去看了。 讀完了內容才知道,原來有這麼一堂課在教導如何寫出好的論文。而自己剛好也正在嘗試寫論文,但不知如何開始,也不知道要怎麼架構與編排,只能一味的模仿別人寫的論文,很不踏實。...
View Article圈內人才知道的遊戲規則
作者:基隆長庚醫院 小兒科 蘇冠文 醫師 簡報課一直衝堂啊! 在新思惟的 Facebook 潛水很久之後,總算狠下心,在第一時間刷卡搶到了這堂工作坊的課。 其實潛水這段時間,自己的演講、報告 PowerPoint 開始被新思惟的風格影響,雖然離真正的扁平化還差得很遠,但是簡報課可不可以不要每次都剛好衝堂啊!!(淚奔)...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