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Browsing all 106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以血液 D-glutamate 濃度跑機器學習以診斷輕微認知受損與阿茲海默症之研究,獲 Journal of...

    文章介紹 D-glutamate,由於與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的調控有關,被認為與認知功能老化有關。張俊鴻醫師團隊,預計使用周邊血液測得的 D-glutamate 濃度,去評估看看,能否將輕微認知受損,以及阿茲海默症患者,與正常健康人區分開來,並使用機器學習,去看看其預測能力。 研究收入了 31 位正常人作為對照組,2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頷牽引術對長期矢狀面前後徑之影響的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文章介紹 三級異常咬合(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的治療,需要做上頷牽引,不過,究竟其長期效果如何,尚無定論。李醫師團隊,預計使用統合分析,回答這個問題。 經過收入 2020 年 9 月前的研究,並做統合後,發現上頷牽引治療,在短期內矯正上頷發育不全,效果不錯,而且結果不受年紀或性別影響。不過,隨著時間過去,在矢狀面前後徑的改變將逐漸消退。...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疫情都沒病人了,要怎麼做研究?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中醫科 林舜穀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林舜穀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疫情對患者求診中醫行為變化之研究,獲 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 刊登!    沒病人怎麼做研究? 自從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全世界已經累積超過十萬篇相關的論文,但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梁宗榮醫師團隊,關於甲狀腺切除,經口或經腋下乳房之兩種術式比較研究,獲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刊登!

    文章介紹 甲狀腺切除術,傳統作法會留下脖子處明顯的疤痕,在穿衣服的選擇上會受限制,於是漸漸地有各種從遠端打洞過來開的手術,梁宗榮醫師常作的,就是以內視鏡,從口腔,或雙側腋下乳房,打出通道後,到甲狀腺處作切除。 經驗累積多了之後,梁醫師想知道,這兩種手術比較起來如何,有沒有哪一個特別好,於是作了本研究。 回顧 2018 到 2020 共 72 例經口內視鏡手術,以及 63...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關於股骨頸骨折後不同術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文章介紹 老人家如果有股骨頸骨折,之後作全髖關節置換,可能會有較高的機率產生脫臼。於是就有人提出,應該採用雙動髖關節置換,或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其穩定度可能較好。但究竟應該用雙動髖關節置換,或者半人工髖關節置換呢?目前沒有定論。馬瑄孝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議題作統合分析。 研究收入了 8 篇相關論文,包括 541 位雙動髖關節置換,以及 603...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關於股骨柄型態不同,可能造成骨折型態不同之研究,獲 Injury 刊登!

    文章介紹 在不上骨水泥的髖關節置換術中,植入物的股骨柄部分,有兩種設計,一種是 flat-wedge,也就是一面看是平的,一面是斜向下收斂變窄,另一個是 dual-wedge,兩個面看,都是斜向下收斂變窄的。這兩種設計,似乎在臨床上觀察,之後產生骨折的型態與機率都不太一樣,馬瑄孝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作些探討。 研究回顧了台北榮總所有使用這兩種股骨柄設計,且之後產生骨折的患者,共收入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蘇冠文醫師團隊,關於食物蛋白引起的小腸結腸炎之免疫病理回顧,獲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刊登!

    文章介紹 在這篇文獻回顧中,蘇醫師與其團隊,整理了兩類疾病的免疫病理學知識,這兩類疾病為 FPIES 食物蛋白引起的小腸結腸炎症候群,以及非 IgE 媒介的食物過敏。...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黃萬均醫師團隊,在越南醫療機構以症候群方式評估呼吸症狀患者之研究,獲 ERJ Open Research 刊登!

    文章介紹 我們在臺灣或歐美先進國家,所習慣的現代醫學,是在看到症狀後,做相關的檢驗,得到確定的診斷後,給予精確的治療。 不過,在資源較為匱乏的地方,由於檢驗項目不完整,或資源有限,沒辦法做出確定的診斷。針對這類資源不足處,也可以採用 WHO 建議的症候群分類法。 以呼吸道疾病為例,只需簡易區分為八大類,便能給予對應的治療。雖然不那麼精確,但大方向不容易錯。...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蘇則聿醫師團隊,關於 2003 年 SARS 對醫療人員的負面心理影響研究,獲 São Paulo Medical Journal 刊登!

    文章介紹 COVID-19 疫情來臨,常被提到的是,臺灣因為有過 2003 年 SARS 的經驗,所以在應對 COVID-19 上,結果還不錯。 不過,另一個問題是,在醫院面對 COVID-19 與其影響的醫護人員中,有曾經經歷過 SARS,以及未曾經歷過 SARS 的兩種人。以個人的角度來說,經歷過 SARS,會讓這些人在面對 COVID-19...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陳柏成醫師團隊,比較全關節置換後換藥方式之統合分析,獲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刊登!

    文章介紹 全關節置換術後的敷料方式很多,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呢?陳醫師團隊預計收集既有的文獻,並用網路統合分析方式,比出高下。 總計收入了 21 個研究,共 12 種敷料方式,用於 7293 個全關節置換術,結果發現,最容易產生水泡的,是 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多數的敷料方式,都比單純紗布的感染率低。在降低水泡生成上,alginate 與...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問:身為醫學研究論文寫作的初學者,在尚未有任何產出,還未獲得研究上的成就感之前,身邊資源也不多的狀況下,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至少」內心能先接受那些...

    答:(蔡依橙) 讀過這麼多文章,不管是個案報告、原創研究或者文獻回顧,你一定有喜歡過某篇論文,覺得這篇臨床上真有幫助。就去幻想,如果那篇論文上面的名字,是自己,該有多好。 我認為每個醫師,都有終極夢想:內科醫師發現一個新的疾病;外科醫師發明一個術式,全世界都照你的技術做;放射科醫師則是發明一個 sign,或者開創一個新的影像診斷領域。我的學術路程就是如此,以下是相關的例子。...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分析不同抗凝血劑的骨折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刊登!

    文章介紹 目前在文獻上,關於傳統口服抗凝血劑 warfarin 和新型口服抗凝血劑 NOAC 類藥物,到底在骨折風險上有沒有不同,資料並不一致,於是黃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做分析。 總計收入了 29 篇研究,共 388209 位受試者,經過網路統合分析比較,發現 NOAC 類藥物的骨折風險,的確比傳統的 warfari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葉威志醫師團隊,關於頑性癲癇患者的快速動眼睡眠障礙研究,獲 Sleep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癲癇患者常有睡眠障礙,其睡眠結構也會受影響,頑性癲癇患者(藥物難以控制)也似乎有較多的阻塞性呼吸中止狀況。葉醫師團隊有興趣想知道,同樣是癲癇患者,藥物控制良好,與頑性癲癇患者,其睡眠參數與結構,是否有所不同,於是進行本研究。 研究回溯了 38 位頑性癲癇患者,96 位藥物控制癲癇患者,做 case-control study,並分析其睡眠相關參數。...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葉威志與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抗癲癇藥物影響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結果之統合分析,獲 Sleep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癲癇患者,產生睡眠障礙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也常被安排施做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分析其睡眠品質與參數。不過,癲癇患者也可能會正在服用口服的抗癲癇藥物,這些藥物本身對中樞神經系統就有作用,會不會也影響這群人所量測到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參數,是值得探討的。葉醫師與曾醫師團隊,預計分析這個議題。 經篩選,共收入 18...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讓自己的研究結果,能對醫療環境有所貢獻。

 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急診部 蘇則聿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蘇則聿醫師團隊,關於 2003 年 SARS 對醫療人員的負面心理影響研究,獲 São Paulo Medical Journal 刊登!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吸入大麻對開車能力影響之致編者信,獲 JAMA 刊登!

    文章介紹 於 2020 年 12 月,在 JAMA 上,有篇由澳洲學者 Arkell 博士等人主持的研究,測試吸入大麻後的開車表現,並分析大麻內兩種主成分:CBD 與 THC 比例不同時的影響,發現 THC 比例高的,在 40 到 100 分鐘時,車道偏移顯著高於對照組,但 CBD 為主的並不會,而且在吸入大麻 240 到 30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患者,BMI 與死亡率成 J 型關聯的統合分析,以致編者信形式,獲 Diabetes, Obesity...

    文章介紹 在 COVID-19 疫情肆虐後,臨床工作者很快地發現,同樣染病的患者,BMI 過高的人,死亡率似乎偏高,隨後的許多臨床研究,也證明了這件事。 不過,BMI 偏低的人呢?死亡率會升高嗎?還是更低?如果想找出死亡率最低的 BMI 族群,其數值落在哪裡呢?這是黃暉凱醫師與其團隊,想要知道的。 篩選了 7443 篇文章後,發現 4455 篇有重複族群,2393 篇無關,567...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使用 parecoxib 有效降低雙側膝關節置換後的嗎啡類藥物使用量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文章介紹 對於需要同時接受雙側膝關節置換的患者,因為手術範圍大,需要較為強效的疼痛控制,通常都會用上大量的嗎啡類藥物。不過,嗎啡類藥物本身有許多副作用,如果能找到新的方法,顯著降低嗎啡類藥物使用量,但依然達到類似的止痛效果,應該會很不錯。 馬醫師與其團隊,因此發展了一個以靜脈注射止痛藥 parecoxib...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新指標與機器學習之系統性回顧,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文章介紹 阿茲海默症是個複雜且嚴重的神經退化疾病,不過目前在診斷上,並沒有快速、簡單、有效的方法。 目前的診斷標準,是根據認知測驗、腦部影像、CSF 分析綜合而成,這些檢查合起來,價格不低,且具侵入性。於是,最近幾年,有許多的研究,嘗試使用新的生物指標,或者機器學習,來提高診斷的速度,並降低門檻。 張俊鴻醫師與其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回顧既有文獻,看看目前的現況,並指出比較具有潛力的領域。...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 賴怡君醫師團隊,關於 PD-L1 表現與肺癌預後之研究,獲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刊登!

    文章介紹 在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的治療上,近年的重大進展,就是人們發現了 EGFR 突變,並開始使用 EGFR-TKI 加以治療,並取得相當好的成績。但進一步來說,在 EGFR 突變並使用 EGFR-TKI 治療的患者中,有沒有其他的因素,可能會導致預後有所不同呢? 賴醫師團隊,鎖定了 PD-L1 的表現量,想看看不同的次族群,其預後是否有所不同。 研究收入了轉移性 NSCLC,並有...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06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