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怡孜醫師團隊,關於毛蘭素能引發口腔癌細胞凋亡之研究,獲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口腔癌的五年存活率約僅一半,是預後不佳的癌症,如果能找出潛在有效的治療藥物,會有很大的幫助。陳怡孜醫師團隊,預計研究 erianin(毛蘭素)對於口腔扁平細胞癌的治療效果與可能路徑。 經研究發現,毛蘭素對口腔扁平細胞癌具有細胞毒性,會使其細胞週期停止,並啟動凋亡,同時也會產生自噬作用。經探索發現,凋亡與自噬作用,都是藉由 MAPK signaling pathway 調控。...
View Article回歸外科基本教義派:手術技巧類論文 3 連發
作者:高雄榮總 一般外科 梁宗榮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梁宗榮醫師團隊,在經口腔甲狀腺切除的技術創新,獲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刊登! 2018 年拿到部定教職後,終於可以喘口氣,重新思考研究對我的意義。 之前為了申請教職,需要大量的論文,所以只要可能成為研究的題目,我都拿來做,雖然範疇都在一般外科之內,但乳房、胃腸道、肝臟都有,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方向。...
View Article[快訊] 蘇冠文醫師團隊,關於食物蛋白質引起的腸炎症候群研究,獲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刊登!
文章介紹 食物蛋白質誘發的腸炎症候群(food protein-induced enterocolitis syndrome, FPIES),是種非 IgE 傳導的胃腸道食物過敏。目前對於相關預後、合併症、家族史、厭食、體重增加不足等關係,並不清楚。蘇醫師團隊,預計以 Boston 地區四家醫院的病例,作回溯研究整理。 研究共收入 203 個 FPIES 患者,包括 180 位急性、8...
View Article[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關於腦部外傷與其後產生精神疾病之研究,獲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文章介紹 在腦部外傷之後,究竟會不會增加精神疾病的機率?以及,腦部外傷之後,如果加以復健,是否能減少精神疾病發生的機率?這兩個問題都很有意思,葉大全醫師團隊,預計使用健保資料庫的數據,加以回答。 從 2000 年到 2015 年的健保資料庫數據中,作者們先找出腦部外傷族群(231894 人),並接著建立一組沒有腦部外傷,且在年齡與各項診斷匹配的對照組(695682 人)。...
View Article看懂 reivewer 給的機會,讓 revision 順利通過!
作者:三軍總醫院 精神醫學部 葉大全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關於腦部外傷與其後產生精神疾病之研究,獲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刊登! 從讀者角度來看:能給予什麼啟發 從一接到這個題目,就立即思索「若我是讀者,會希望從我的文章得到什麼臨床上的啟示?」所以我先深入了解,有關這樣 specific...
View Article手頭資源有限,如何成就世界一流的研究?
作者:基隆長庚醫院 小兒科 蘇冠文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蘇冠文醫師團隊,關於食物蛋白質引起的腸炎症候群研究,獲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刊登! 學術剛起步,出國進修?讀研究所? 2014 年進入基隆長庚醫院服務,在那之前只寫過一篇 case report,一篇original...
View Article[快訊] 陳怡孜醫師團隊,關於益生菌抑制口腔病原體的研究,獲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刊登!
文章介紹 益生菌對腸道的各種好處,已經被廣泛研究,但對於口腔健康的幫助,研究尚少。尤其近年含糖食物的增加以及抗生素的濫用,對口腔菌叢的破壞,以及口腔病原體抗藥性增加,都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陳怡孜醫師團隊,交叉比對各種益生菌對口腔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發現 AP-32、CT-53、ET-66 等三種,即使在熱處理後,依然有強大的抗菌效果,而且與過氧化氫的產生無關,像是 TYCA02...
View Article[快訊] 詹雅婷醫師團隊,關於抽菸與胸主動脈鈣化的劑量反應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文章介紹 抽菸已經被確認是病理性冠狀動脈硬化的預測因子,胸主動脈鈣化程度也是,而且與不良的心血管疾病預後有關。詹雅婷醫師團隊,預計探勘香菸使用量與胸主動脈鈣化之間,是否存在劑量反應關係。 收入 3109 患者後,將其分為不抽菸者、前抽菸者與現抽菸者三組,並記錄其香菸使用量、使用時間,計算 pack-years 數。結果發現,現仍抽菸者的胸主動脈鈣化程度最高,不抽菸者最低,前抽菸者介於其間。...
View Article[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心房顫動患者使用不同口服抗凝血劑的骨折風險研究,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刊登!
文章介紹 心房顫動的患者,需口服抗凝血劑 warfarin 以避免中風,但偶有研究發現,似乎 warfarin 會造成骨折風險增加。在新一代的口服抗凝血劑 NOAC 類藥物上市後,多數的安全性研究,著重於出血機率,對於之後的骨折風險,尚無大型研究確認。於是黃醫師團隊,預計使用臺灣真實醫療環境取得的大型數據:健保資料庫,來回答這個問題。 研究收入從 2012 到 2016...
View Article[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瑞貝塔治療流感,是否優於其他同類藥劑的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文章介紹 流行性感冒,是公共衛生上很重要的議題,除了症狀與支持治療外,neuraminidase inhibitor (NAI) 類藥物,是最常見的抗病毒藥,能抑制複製後的病毒,從細胞中釋出,從而達到疾病控制的效果。 目前有四種 NAI 藥物在市面上,包括 oseltamivir 克流感(口服)、zanamivir 瑞樂沙(吸入)、peramivir...
View Article[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以震波治療頑強型足底筋膜炎後的超音波彈性造影追蹤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文章介紹 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中,體外震波治療被認為在疼痛控制與改善功能上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對於震波治療後,足底筋膜的超音波彈性造影變化,尚無相關研究報告,吳爵宏醫師團隊,預計對治療的病人,作一年的追蹤。 研究收入了 8 位男性、14...
View Article[快訊] 彭瓊慧醫師,關於疼痛型橋本式甲狀腺炎的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y 刊登!
文章介紹 橋本式甲狀腺炎,是自體免疫攻擊甲狀腺的疾病,通常以不會疼痛的甲狀腺腫表現,最終可能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在這類疾病中,有個次分類特別棘手,就是疼痛型橋本式甲狀腺炎,多侵犯女性,且疼痛難以控制。 彭瓊慧醫師與團隊,為了在臨床照護上提出更好的對策,回顧文獻,並做出總結。 收集 1951 到 2019 年的所有文獻,共找到 24 篇報告,統合 70 位患者,歸納後的結果如下。...
View Article[快訊] 蔡明劭醫師團隊,關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與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The Laryngoscope 刊登!
文章介紹 在之前的研究中,蔡明劭醫師團隊,已經發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與阿茲海默相關的基因有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之前的快訊,以及蔡明劭醫師在文章發表後,給新進研究者的一篇心路歷程好文! [快訊] 蔡明劭醫師團隊,關於睡眠呼吸中止症與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的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學術起飛之後,還有哪些該做的事? / 蔡明劭醫師...
View Article[快訊] 陳怡孜醫師團隊,使用動態植牙導航系統,以保留下齒槽神經之個案報告,獲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文章介紹 當下頷骨有慢性骨髓炎或良性腫瘤時,完整清除疾病部位很重要,下齒槽神經的保留也很重要,光靠手感以及對術前影像的印象,很難做到精確,可能開不乾淨,也可能傷到下齒槽神經。 從神經外科精準定位的需求開始,各家廠商開發了靜態的定位系統,運用在腦部甚至到上頷骨都還不錯,但下頷骨是會移動的骨頭,作 CT...
View Article學會投稿大小事,把握住發表的機會。
作者:柳營奇美醫院 藥劑部 翁騰崧 藥師相關文章:[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瑞貝塔治療流感,是否優於其他同類藥劑的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完成文章,送出稿件的第一關? 當我們完成文章,最後終於要投稿了,在投稿前仔細地翻閱《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和《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筆記提到的注意事項,接著到投稿網站仔細閱讀「作者須知」。...
View Article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而我已經準備好了。
作者:中山附醫 口腔顎面外科 陳怡孜 醫師 在醫院,或在學校教職的工作,的確會有發文章的壓力,幸好幾年前,就到新思惟上課接受薰陶,使得我後來在投稿文章時,能較為平常心,並保持著一些敏感度。 譬如急迫需要參加一些國內外的學術活動,不管是 poster 或 oral presentation 的情況下,也要盡可能讓自己轉化成文字投出去,目標不用太大,有標的就有機會成功。...
View Article[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研究單次與連續股神經阻斷效果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文章介紹 全膝關節置換術,是膝蓋的重要手術之一,但術後的疼痛往往令患者相當困擾,也因此發展出了股神經阻斷術,減輕術後疼痛。 初期是以單次注射的股神經阻斷術來止痛,但單次注射的藥效,估計只有 16 到 24 小時,於是,後續發展了連續式的股神經阻斷術,理論上應該能達到更有效且更長時間的疼痛控制。而馬醫師團隊預計統合這個領域的研究,以確認連續式股神經阻斷術,是否真的較為優越。 收入 8...
View Article[快訊]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雄性素剝奪療法與日後產生血液疾病之可能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文章介紹 攝護腺癌的治療,常見的包括雄性素剝奪治療、放射治療、攝護腺切除等。由於雄性素與血球增生系統有關,曾有人懷疑,雄性素被剝奪後,是否會增加血液疾病的可能,過去也有零星個案的報告。柳瑞明醫師團隊,預計使用臺灣數量超大的健保資料庫,來回答這個問題。 收入 17168 位攝護腺癌患者後,13318 位符合最終收案條件,經由匹配分數配對後,作者群選出了三個族群,各 1797...
View Article順利投稿國際研討會的秘訣分享
作者:衛福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雄性素剝奪療法與日後產生血液疾病之可能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很高興這一篇論文能夠獲得刊登。時間稍稍往前回溯,拉回到兩年前。這一篇論文的 abstract 之前投稿至 2018...
View Article[快訊]柳瑞明醫師團隊,針對去勢療法無效的轉移性攝護腺癌,使用第二線賀爾蒙治療之效果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文章介紹 晚期攝護腺癌的治療,主要治療為雄性素剝奪療法,雖然有效,但隨著疾病進展,最終幾乎都會演變成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mCRPC),也就是雄性素剝奪療法無效,且往其他部位轉移。 在 mCRPC 的患者,目前是使用第二線賀爾蒙治療作控制,雖然有許多研究證明,可以延長患者的存活,但在亞洲,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真實世界巨量資料可供參照,柳瑞明醫師團隊,預計使用長庚資料庫作進一步的探索。...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