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舜穀、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針灸後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率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文章介紹 在臺灣的全民健保系統下,針灸是個相當常見,也相對安全的治療。實務上所用的針,是消毒過的拋棄式材料,下針前也會經過酒精棉片消毒,但偶爾還是會遇到併發感染,成為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 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的團隊,覺得對患者只能說「感染機會很低」,說服力不夠,希望能回答確切的數字,於是使用健保資料庫,希望能找出臺灣針灸實務中,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實際比例。...
View Article不只是空想,健保資料庫也能做出有意義的研究。
作者:衛福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林舜穀、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針灸後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率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每次的論文寫作、每次的投稿、每次與 reviewers...
View Article[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回溯研究感染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時,使用抗生素墊片配合短期全身性抗生素治療之效果,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文章介紹 置換人工膝關節後,若產生感染,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之後的手術,必須分成兩階段。 首先,先拿掉原本的人工關節,做好周邊清創,然後植入填好抗生素的骨水泥與墊片,做局部殺菌,然後再用全身性抗生素治療六週(靜脈注射後轉口服),強勢清除血液與周邊組織的細菌;接著,才是第二階段的清創,與放入新的人工關節。...
View Article[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躁鬱症患者之血液葉酸濃度的統合分析,獲 BMC Psychiatry 刊登!
文章介紹 躁鬱症是主要精神疾病之一,但目前的病生理機轉不明。葉酸濃度曾被認為可能跟躁鬱症的發生有關,但相關的研究依然沒有定論。 曾秉濤醫師團隊,想從既有的文獻中,先確定「躁鬱症患者的葉酸濃度到底有沒有不同」,再進一步根據所歸納的結果,指引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經過廣泛的搜尋,共收入六篇文章,包括 481 位躁鬱症患者,與 760 位對照組。統合分析發現,躁鬱症患者的葉酸濃度的確比較低!...
View Article[快訊] 蘇冠文醫師團隊,關於對塵蟎敏化之無症狀幼童的氣喘風險研究,獲 The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Journal 刊登!
文章介紹 由於臺灣氣候潮濕,利於塵蟎生長,而塵蟎又是臺灣地區孩童常見的過敏原,也常造成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症狀加劇。...
View Article[快訊] 蔡明劭醫師團隊,研究代償失調肝硬化與深層頸部感染的相關性,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文章介紹 代償失調的嚴重肝硬化患者,其自體免疫能力下降,一直被認為是深層頸部感染的危險因子。而深層頸部感染是相當危險的感染症,可能威脅到生命。 不過,在真實世界大規模的研究中,這類患者罹患深層頸部感染的機會究竟高多少,患者的預後是不是真的比較糟,相關的資料尚少,蔡明劭醫師與團隊,打算就這個主題作相關探索。 使用臺灣全國性的健保資料庫與重大傷病資訊,收入 33175...
View Article[快訊] 恭喜蔡明劭醫師,獲頒 2019 年「杜詩綿教授耳鼻喉頭頸部腫瘤優秀論文獎」。
新思惟之友蔡明劭醫師,榮獲 2019 年「杜詩綿教授耳鼻喉頭頸部腫瘤優秀論文獎」,這是耳鼻喉科對於研究者非常重要的獎項,徵選的過程相當嚴謹,申請時,須檢附申請者的個人履歷及論文著作,還得要選定一篇代表作,當作申獎主論文。最後的評選,須由三位學者評審:一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位台灣醫學會雜誌主編、一位台耳醫誌主編共同票選。 能夠獲得此獎項,對研究者本身,是相當大的肯定。恭喜蔡明劭醫師。...
View Article[快訊] 吳青陽醫師團隊,關於植入式注射座維護之研究,獲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吳青陽醫師在胸腔外科的學術生涯早期,是從植入式注射座的研究起家的,由於這類的刀總 外科醫師認為是「小」刀,但臨床實務上他卻觀察到,開刀本身或許容易,但長時間維持通暢很困難,於是針對植入技巧與維護流程,作了相當多的研究。 研究策略分享:注射座、肺癌,與新思惟教我的事! 這次,他們團隊從治療完畢的患者,或因為併發症而必須取下的植入式注射座,做詳細的分析,發現現有的「沖水 10...
View Article[快訊] 陳柏成醫師團隊,關於臏骨肌腱炎的非手術治療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Arthroscopy :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文章介紹 臏骨肌腱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目前常用的非手術治療,包括:類固醇注射、富含白血球富含血小板之血漿(LR-PRP)注射、體外震波治療(ESWT)、自體血液注射、乾針治療法、局部塗抹硝酸甘油、皮膚衍生的類肌腱細胞注射等,但究竟哪一種治療效果最好,目前並無定論,陳柏成醫師團隊,預計使用統合分析,回答這個問題。 經收入 11 個研究,430 條臏骨肌腱治療經驗後,結果發現,LR-PRP...
View Article如何從臨床研究初學者,持續成長為國際期刊 editor?
作者:衛福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柳瑞明醫師成功打造個人品牌,獲邀進入 MDPI 集團知名期刊 IJERPH editorial board! 感謝蔡校長的邀請,由我跟大家分享從一開始做臨床研究,到最近獲選進入到 editorial board 成為 editor 的心得。...
View Article[快訊] 柳瑞明醫師成功打造個人品牌,獲邀進入 MDPI 集團知名期刊 IJERPH editorial board!
打磨學術個人品牌:從研究起步到起飛 回顧柳瑞明醫師的學術歷程,一開始如同許多研究新手,周邊資源稀少、寫作經驗匱乏、時間有限且臨床繁忙,學術起步總是充滿逆風,也經歷了許多從 0 到 1 跌跌撞撞的過程。...
View Article[快訊] 蔡逸文醫師團隊,對於孩童外傷後,壓力導致的高血糖與預後關係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文章介紹 孩童外傷後,若在入院時測得高血糖,且無糖尿病史者,稱做壓力導致之高血糖(SIH),被認為與不良預後有關。 蔡逸文醫師團隊,預計利用健保資料庫的大量數據,去確認是否這類外傷後高血糖患者,預後真的比較不好?更進一步,希望藉由統計校正,去觀察這樣的預後,可能跟什麼因素相關。 研究收入了 2009 到 2016 年的健保資料庫,共 1058 位非糖尿病之 2-19...
View Article[快訊] 盧彥廷醫師團隊,對黴菌性鼻竇炎的微菌叢失調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在鼻竇炎的患者中,一部份會以黴菌感染為主,由於其併發症、表現與治療均有不同。盧彥廷醫師團隊,很好奇怎樣的患者會往黴菌性發展,又,是否與患者鼻子內的微生物菌叢特性有關,於是開展了這個研究。 在 7 位黴菌性鼻竇炎,與 18 位非黴菌性鼻竇炎患者的鼻腔中,分別在中鼻道與鼻咽,做細菌 DNA 採樣,並做 16s rRNA...
View Article[快訊] 郭亮增醫師團隊,關於職業排球選手,維他命 D 濃度與肩膀強度之關連研究,獲 Nutrients 刊登!
文章介紹 維他命 D,是與骨骼肌肉表現高度相關的維他命,但在正常族群中,有不少人的濃度偏低。郭亮增醫師與團隊,對於維他命 D 濃度若低,會不會影響職業運動員的力量表現有興趣,於是設計並執行了本研究。 研究收入 52 位男性職業排球選手,測量其維他命 D 濃度,根據程度分為三組(缺乏、不足、足夠),並測量其肩膀的等速運動力量,作比較與分析。 結果發現,職業排球選手,維他命 D...
View Article[快訊] 張維晉醫師團隊,關於患者 BMI 與口腔癌預後關連的研究,獲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刊登!
文章介紹 口腔癌患者,需要經過手術與後續各種治療,以控制疾病,過去的研究已經辨認了一些預後預測因子,張維晉醫師團隊,則想進一步用資料分析看看,在開始治療前,患者的 BMI,與治療結果有沒有相關。 雖然健康族群中,高 BMI...
View Article[快訊] 葉長青醫師參與團隊,獲 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文章介紹 子宮腺肌症(包括俗稱的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女疾病,且會影響懷孕的成功率和預後,可能造成不孕、懷孕失敗、早產、生長遲緩、產後出血、子宮破裂等問題,是對臨床醫師來說,相當具有挑戰的議題之一。 臨床上,有許多的量測指標或生物標記,曾被做為子宮腺肌症的早產指標,協助醫師早期辨認這族群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或能提前與家屬解釋。可惜,這些量測指標或生物標記,個別使用的準確度都不高。...
View Article[快訊] 柳瑞明醫師團隊,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的相關研究獲頒 Best of Asia 2019 Award!
新思惟之友柳瑞明醫師,在「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的相關研究發表,由 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 的國際期刊主編群,評選為亞洲最佳論文,並獲頒「Best of Asia 2019 Award」,在亞太攝護腺國際研討會授獎。 如今這篇文章,列於大會官網「Best of Asia...
View Article[快訊] 施恩潔醫師參與團隊,對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維生素 D 濃度、認知功能與白質病變之研究,獲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文章介紹 阿茲海默症患者,其心智認知功能較差,且常發現有維生素 D 缺乏的現象,在 MRI 上,也常見白質病變。但這三者之間彼此的關係,並沒有被很好的釐清,施恩潔醫師與其團隊,預計以臨床研究,進一步分析。 收入 146 位輕微阿茲海默症患者,並分析其 MMSE 分數、維生素 D 濃度與 MRI 上的白質病灶體積後,在單變項分析觀察到的相關性,與臨床經驗類似,但在多變項分析中,發現 MMSE...
View Article[快訊] 吳青陽與林錞語醫師團隊,關於肺部淋巴上皮瘤樣癌的預後研究,獲 Oncology Letters 刊登!
文章介紹 肺部淋巴上皮瘤樣癌(LELC)的研究中發現,EBV 病毒與患者的癌症分期有關。另一方面,在許多癌症上觀察到,治療前以 PET 量測出來的代謝腫瘤體積,與預後有關。那麼,如果以 LELC 來說,究竟預後與代謝腫瘤體積(MTV),或 EBV 病毒量有關呢?這是吳青陽醫師與林錞語醫師團隊,想要研究的。 研究回溯了 71 位肺部 LELC 的患者,分析其 PET 資料以及 EBV...
View Article如何克服與國外學者合作遇到的困難,新思惟都有教。
作者:嘉義長庚 骨科系 運動醫學科 郭亮增 醫師相關文章:[快訊] 郭亮增醫師參與團隊關於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的臨床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2017 年,在機緣巧合下,有機會去韓國三星醫學中心進修肩關節鏡。教授除了是國際大師,更同時擔任骨科領域許多頂尖期刊的編輯(真大師)。所以,除了學習手術技術外,也想看有沒有機會跟教授合作做研究。...
View Article